close


期待三年一度的東港東隆宮迎王終於在明天95/10/14又要登場了


這是一場東港人的大盛事  ,聞名全省,其盛況規模為全省之最


最主要的原因是祭典科儀中一直保持著清代祀典禮儀


並嚴格遵守老一輩所傳下來的規矩,帶著一份神秘莊嚴的氣氛


這也是我家三個兒子等了三年的大事(看燒王船)


 媽ㄚ:   10/21號晚上一定要去看*燒王船*


(唉喲!! 兒子我已連看三科了ㄟ)~~~~



自己已經連續看了三科(九年)東港迎王了


(雖然不住在東港但從小到大可能有看過好幾科迎王了)


雖然自己也了解不少 ,但想要完整的介紹還是有很多不足點


所以我在網路上找了一些資料補充說明:(借用一下)


東隆宮主祀溫王爺:


傳說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東港海邊的崙仔頂(今鎮海里)的海灘上


一夜之間,竟然飄來為數可觀的木材,而每根木材上都有「東港溫記」的字樣


溫王爺亦顯靈示眾,可用木材在太監府址上建廟


於是村民合力,建成了廟宇,感念溫王爺之神威,祈庇佑東港的興隆


取名「東隆宮」 


一般迎王是由十三項程序步驟所聚集而成:



1.角頭職務的輪任:



東港的代天巡狩千歲爺共有五位,加上中軍府、溫府千歲共七位神祇


其七位千歲爺的神轎及王船船具,由東港七角頭轎班負責


共分七個角頭:崙仔頂、鎮海宮、頂頭角東隆壇、下中街朝隆宮、下角頭東福殿


、安海街福安宮、頂中街共善堂、埔仔頭鎮靈宮


這七個角頭更輪流主辦東隆宮三年一科的王船祭。 


2.造王船:


民國六十二年,王船材質改為木材建造,建造費時


因此都提早在大科年的前兩年安龍骨開始建造。


3.中軍府安座:


中軍府是千歲爺的前鋒


中軍府的安座代表神界以進入平安祭典的準備階段王船亦可以正式建造


安座時間原來是在前一年的農曆八月,而今為提早建造王船


東隆宮在王船安龍骨前,先恭請直年中軍府安座,以便督視王船的建造。


4.進表:


進表的時間是在大科年的前一年,擺設天案,由大總理與各級總理代表全鎮


跪呈文恭請居於天河宮代天巡狩千歲屆時駕臨


最可貴的是,東隆宮保留著清代祀典科儀,進表就是其中之一。


5.設置代天府:


千歲臨時駐蹕的行館稱為代天府,當東隆宮開始佈置代天府時


既是平安祭正式的揭幕,代天府的設置為請王的前一天,代天府設置完畢


中門及龍虎門用班頭的板杯叉籤,就此閒雜人等不得進入。


6.請王:


正式祭典的第一天(農曆9月9日)通常會在鎮海公園的海邊舉行儀式


請王儀式包括令牌開光、神靈下降、遊行。


7.過火:


過神火、王令安座、貼榜文及祀王。


在王府戲台上懸掛36盞省份燈,每盞燈籠上書寫國民政府成立時,


所設置的省及自治行政區之名稱,以應巡狩之意。


8.出巡遶境:


正式祭典的第二天至第五天,神轎遊行,遊行時大部分走在神轎前面的乩童會起童。


9.祀王:


迎王建醮必定設宴祀王,自王駕蒞臨安座,早晚各一次,直到恭送王駕離去為止


祀王是由大總理率同各級總理跪拜進食,所進獻的食品皆為素宴。


10.遷船:


在送王的前一天下午舉行,當天下午在街道上可見許多攝影者


準備攝取王船遶境的壯觀鏡頭,遷船的目的之一,既能沿途收煞驅瘟


亦能讓老百姓頂香膜拜,接受各方的添載,待夜王船回到東隆宮


每戶會來交「替身仔」並添載。


11.和瘟押煞:


王船添載的同時,廣場的另一端也正舉行「和瘟押煞」的儀式,


奉請仙界高真勸阻五瘟使者、十二值年瘟神及各類瘟神疫役屆時隨千歲爺同乘王船離去


至於較頑劣的瘟煞役鬼則必須做一場押煞的武場一一押上法船。


12.宴王:


王府內擺至了一百零八道的「滿漢全席」,由大總理一道道呈請千歲享用盛宴。


13.送王:


平安祭典的第八天凌晨二點多各級總管恭請千歲上轎,準備到鎮海里海邊送王


王船到達定位後,一袋袋的金紙及各式添載將王船堆成矗立的雄姿


王船兩側掛36盞省份燈,恭請王駕上王船


時辰一到,王船在沈香粉及金紙的助燃下,轉成熊熊烈火


而「無形」的王船以順風啟航。


以下是開始燒王船時很重要的注意事項!


**過程中切記不要亂說話喔!!**


一定要記住~~


進入尾聲有個最重要的儀式,那就是:


   「偃旗息鼓」:就是在王船開始燒的同時,東隆宮祭典科的人員會廣播要求轎班將涼傘收起來,帽子、腰帶等皆要解下,尤其不可再敲鑼打鼓、大聲喧嘩,其道理在王船上已載滿數天來遶境時所收服的邪怪,傳說在王船出發後若尚有聲響,則船上已被收服的不祥之物將會循著人跡而還,因此東港本地平安祭典的最後一個步驟:燒王船,是在『偃旗息鼓』之中落幕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灰面鷲過境停留 的頭像
    灰面鷲過境停留

    灰面鷲過境停留

    灰面鷲過境停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