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6~~第一次進入司馬庫斯真是令我驚訝~~
離開新光部落已是下午四點了 一小時的路程來到司馬庫斯部落
進入部落的第一個印象真是令人訝異 好乾淨喔!
跑了那麼多的原住民部落很少看到一個部落是如此的乾淨~上帝的部落
之前聽很多很多對於司馬庫斯的讚賞似乎都是他的神木區
很少會有人告訴我他的部落的種種
所以部落給予我一種前所未有的~~ ~~怎麼說ㄋ???
舒服感
我想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
是目前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我們整整開了八九個小時才回到屏東~真遠ㄚ
1979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 對外交通更是在1995年年底才開通
聽說在開通前當地居民必須花數小時的時間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
再利用當地的道路何外界聯繫 & 購買民生物資~~天ㄚ
這對我們邊開車邊嫌棄路不好開的平地人不罵死了才怪
真是不得不發出佩服佩服聲
所幸在神木發現及對外交通便捷之後湧入觀光客
才能使他們的生計有所改變 今日的部落我想應該和昔日大大不同吧!
現今原住民從九族變為十三族~~司馬庫斯部落是泰雅族人
對於泰雅族起源傳說也有多種不確定
在她們遊客中新資料裡找到了以下這些資料提供給您
想更清楚你可以上他們的網站 : http://www.smangus.org/
泰雅族人對於本族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大致上多認為發源地在南投縣或大霸尖山一帶
屬於泰雅族的司馬庫斯人
根據耆老的口述裡,自認祖先來自南投縣仁愛鄉 Pinsbkan(今瑞岩部落)
在大霸尖山附近的 Quri Sqabu 分散(現今的泰雅族人稱分散地:思源啞口)
這裡是北台灣的至高點,從高處望去,可以見到各個不同的流域
族人再分別往北、東、等不同方向遷徙
其中一支到達今日塔克金溪左岸的鎮西堡、新光一帶
並繼續擴展至泰崗、秀巒、田埔等地,這群人被稱為 Knazi
另一支則朝今天塔克金溪右岸的司馬庫斯一帶前進
並繼續向北擴展至今玉峰、那羅一帶,形成 Mrqwang 支族
因此司馬庫斯與同屬 Mrqwang 的玉峰、那羅等地關係較近
與僅一河之隔、屬於 Knazi 的新光部落反而關係較遠
Knazi 以及 Mrqwang 之間甚至曾在日治時期爆發戰爭
至於司馬庫斯地名的由來
據部落耆老口述,是為了紀念一位名為 Mangus(馬庫斯)的祖先
Smangus(司馬庫斯)則是對於這位祖先的尊稱
在日治時期和 Knazi 戰爭平息之後,司馬庫斯族人被強迫離開原居地
部份族人往北繞過 Kanan Noro(玉峰山)始遷徙至抬耀部落
後來並配合日人政策而集體遷往新樂村 Rahaw(拉號)部落、Slaq(鳥嘴)部落
日本人退出台灣之後 原司馬庫斯居民開始遷回原居地
無人居住的司馬庫斯部落自此又開始建立起族人的家屋和農地
位於深山的司馬庫斯對外交通不便生活較為艱苦
但能回到祖先所居住的地方,對於族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想這大概是所謂的*回家真好*的滋味吧!
根據早上在鎮西堡神木區聽新光部落民宿老闆娘兒子的神木尋找述說
我想司馬庫斯早期先民的尋找故事應該也不差吧!
載他們的網頁裡述說的故事是這樣發生的~~
1991 年司馬庫斯部落的曾振川鄰長等人到巴陵地區時
發現當地因巨木帶來的觀光業以及水蜜桃的種植而使生活大有改善
當天鄰長睡夢之際隱約聽到上帝指示在司馬庫斯也有巨木
之後鄰長想起先人所說往鴛鴦湖方向有紅水及大樹的事
於是在回到部落後發動本地居民前往尋找巨木
經過兩三個月的尋找才發現了壯觀的巨木區
部落透過各種管道對外宣傳
使巨木的存在為外界所知
少數遊客也前來一睹巨木的丰采
巨木的發現也促使司馬庫斯道路的開闢得以展開
在道路開通之前 居民必須下山至塔克金溪溪谷
然後再爬上新光部落來對外聯繫 費時三至四個小時
民生物資也必須由人背著徒步上下山運抵部落
巨木發現後
新竹縣長范振宗前來視察 並指示儘快開闢通往司馬庫斯的道路
這條產業道路在 1995 年底開抵部落,將司馬庫斯的發展帶向了不同的階段
根據 1996 年林務局公布的排行
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巨木都位於司馬庫斯的巨木區
這兩棵司馬庫斯的巨木都屬於紅檜
第二名的巨木周長 20.5 公尺
第三名的巨木周長 19.7 公尺
在司馬庫斯泰雅族人的信仰是基督教
教堂小而巧卻也不失莊嚴 教堂外有一處小型的籃球場可供居民打球
司馬庫斯教會是當地最重要的組織 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
說真的上頭這組織我不是那麼的清楚
我經常會把基督教&天主教給搞混了
不過信仰是人類的精神寄託 ~~ 我想這是肯定了
根據一九九九年司馬庫斯教會公報
一九四八年司馬庫斯族人余國進參加抬耀部落的聚會
從葉廷昌牧師手中接過以日文寫成的約翰福音手冊並帶回司馬庫斯
使司馬庫斯人開始接觸基督教
後來西方的傳教士和外地來的牧師都曾為司馬庫斯教會貢獻心力
初期的教會建築較為簡單 曾受雷擊而損壞族人在兩星期內重建了新的教堂
在部落生活逐漸改善之後,族人即開始著手興建新的教堂
並在一九九九年一月廿九日舉行獻堂
當日來自各地的教友聚集於此地 共同慶祝教堂的落成
歷任牧師:
.第一任:Hayung Botu(黃文明)牧師
.第二任:Tali Behuy(林金榮)牧師
.傳道:Noray 傳道師
.現任駐堂牧師:Yabu Syat(李福全)曾任台灣基督長教會總會議長牧師
很乾淨的部落
這是我們住的房間
社區一角
社區一角
部落的清晨
部落的清晨
部落的教室
這是啥?? 答案是~~門把
這是啥?? 答案是~路燈~超有特色的
這是穀倉吧! 我想 不確定
機車行嗎?? ㄚ知 ! 沒開店
就連餐廳都是超有特色的
餐點也是很美味可口
真是一個很棒的*無煙社區*
我推
留言列表